石家庄杀虫公司登革热指南:“花腿刺客” 出没,防护刻不容缓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蚊子也开始猖獗起来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有一种黑白相间的 “花蚊子” 特别毒,叮一下又肿又痒,而且它还是传播登革热的 “头号嫌疑犯”!今天石家庄杀虫公司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登革热是怎么回事,以及怎么防住这些 “花腿刺客”。
一、认识登革热:被蚊子 “咬” 出来的病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也就是我们说的 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。这种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后,再通过蚊子叮咬传给人类。一旦感染登革热,症状通常在被叮咬后的 3 - 14 天内出现。
(一)典型症状:高烧、疼痛与皮疹齐发
突发高热:患者往往会突然发起高烧,体温迅速攀升至 39℃甚至更高,而且会持续 3 - 7 天。这种高烧常常让患者感觉浑身发烫,十分难受。
严重疼痛: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痛和关节痛是登革热的常见症状。头痛可能会非常剧烈,眼眶痛让患者在转动眼球时都感到刺痛,肌肉和关节也仿佛被重锤敲打过,疼痛难忍,严重影响日常活动。
皮疹表现:在发热过程中或退热后,患者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皮疹。皮疹形态多样,有的是细小的红色斑丘疹,有的则是大片的红斑,通常从面部、颈部开始出现,逐渐蔓延至全身。
(二)重症风险:不可掉以轻心的并发症
少数患者感染登革热后可能发展为重症,出现严重出血,如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皮肤瘀斑,甚至消化道出血等;还可能引发休克,表现为血压下降、四肢湿冷、脉搏细速等,危及生命。尤其是儿童、老年人以及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。
二、“花腿刺客” 伊蚊:登革热的头号传播者
伊蚊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“花蚊子”,可谓是登革热传播的 “罪魁祸首”。它的身体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纹,辨识度极高,攻击性也很强。
(一)生活习性:偏爱积水,白天作案
繁殖依赖积水: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,像家里的花盆托盘、花瓶、水缸、废旧轮胎,还有户外的树洞、竹筒等,只要有少量积水,都可能成为它们繁殖的温床。一只雌蚊一生能产多次卵,每次产卵几十到上百枚,短短几天就能孵化出幼虫,繁殖速度极快。
白天活跃叮咬:与其他一些蚊子不同,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,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这两个时段,它们最为活跃,频繁寻找目标叮咬吸血。而且伊蚊飞行速度快,反应敏捷,很难被轻易拍打到,让人防不胜防。
(二)传播病毒过程:悄无声息的感染危机
当伊蚊叮咬了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后,病毒就在蚊子体内开始繁殖。经过一段时间的 “潜伏期”,大约 8 - 10 天,蚊子就具备了传播病毒的能力。之后,这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其他人,就会将病毒注入新的受害者体内,使其感染登革热。就这样,伊蚊在人群中不断传播病毒,导致登革热疫情的扩散。
三、登革热防护攻略:全方位狙击 “花腿刺客”
面对登革热的威胁,我们必须行动起来,从多个方面做好防护,把 “花腿刺客” 拒之门外。
(一)防蚊灭蚊:让蚊子无处可藏
清除积水,断其生路:定期检查并清理家中和周围环境的积水。倒掉花盆托盘、花瓶中的积水,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水缸、水桶。对于废旧轮胎,应妥善存放,避免积水;若不再使用,最好进行回收处理。户外的树洞、竹筒等可以用泥土或水泥封堵,防止积水。及时疏通下水道,保持排水畅通,不给伊蚊留下繁殖的机会。
物理防蚊,筑牢防线:在家中安装纱门、纱窗,这能有效阻挡蚊子进入室内。在卧室使用蚊帐,特别是婴幼儿、孕妇和老人等人群,蚊帐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睡眠空间。还可以使用电蚊拍,在蚊子较多的时段,如傍晚,在室内挥动电蚊拍,能直接消灭部分蚊子。
化学防蚊,精准出击:在蚊子活动频繁的区域,如庭院、楼道等,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。选择具有滞留作用的杀虫剂,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稀释后,均匀喷洒在墙壁、窗户、纱窗等蚊子可能停留的地方。使用蚊香、电蚊香液也是常见的防蚊方法,在睡前提前点燃蚊香或开启电蚊香液,关闭门窗一段时间,能有效驱赶室内蚊子。但要注意使用安全,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引起不适。
(二)个人防护:让蚊子无从下口
穿对衣物,减少暴露:在户外活动时,尽量穿着长袖长裤,选择浅色的衣物。这样不仅能减少皮肤暴露面积,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,而且浅色衣物相对不那么吸引蚊子。同时,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,保证行动自如且舒适。
涂抹防蚊产品,增强防护:出门前或在户外活动时,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产品。常见的防蚊产品有效成分有避蚊胺、派卡瑞丁、驱蚊酯等。其中,避蚊胺适用于 2 个月以上的婴儿,但浓度不宜超过 10%;派卡瑞丁低刺激、气味温和,不推荐给 2 个月内的婴儿使用;驱蚊酯较为安全,可用于婴儿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。按照产品说明适量涂抹,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有效驱赶蚊子,防护时间可达数小时。
(三)疫情应对:及时发现与隔离
提高警惕,及时就医: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季节,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了发热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等症状,应高度警惕,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告知医生近期的蚊虫叮咬史和症状表现,以便医生准确诊断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发展非常关键。
配合隔离,防止传播:一旦确诊为登革热,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隔离治疗。隔离期间,要做好防蚊措施,避免被蚊子再次叮咬,防止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其他人。同时,患者要注意休息,多喝水,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,促进身体康复。
登革热虽然来势汹汹,但只要我们了解它,做好防蚊灭蚊和个人防护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向 “花腿刺客” 说 “不”,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!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